Jira策略一出,国内研发管理圈闹得沸沸扬扬,“禁售”、“价格翻倍”、“挥别”不绝于耳,真有这么夸张吗?
通读Atlassian官网新政及社区,结论是:
对于不差钱的大型企业,影响不大。而对于预算紧张的中小型团队,此举的确无异于劝退。
摆在中国用户面前的选择有两个:
一是继续使用server版到2024年,在涨价之前趁早续订,打好3年的提前量;
二是迁移到其他工具。
这并不是我们危言耸听。
来自Atlassian社区的一篇热门文章《被Atlassian遗忘的中小团队》,一针见血。
(译文)
尊敬的Cannon-Brookes先生和Farquhar先生:
对于Atlassian将停止出售服务器许可证的公告,我向您致信。
最大的客户不会受到此更改的影响,最小的客户则敏捷、饥渴并且随时可以改变,而对于迁移工作非常多、预算最薄的中型团队而言,最直接的选项是数据中心许可证,而它的价格遥不可及。
被遗忘的中型团队值得有更好的选择。我恳请您重新考虑较小规模的数据中心许可证。我之所以说“重新开始讨论”,是因为我知道您的行动,就像Atlassian采取的所有行动一样,都经过了认真的考虑和论证。我要求您重新考虑对那些曾经信任您、并且曾经为您的声誉和您的公司做出过贡献的人们的影响。铭记那些曾经在您的公司和产品默默无闻时冒险给予信任的种子用户。
这些是被遗忘的中小团队,是您最忠实的支持者和拥护者。
原文链接:https://community.atlassian.com/t5/Jira-articles/An-Open-Letter-Atlassian-s-Forgotten-Middle-re-The/ba-p/1510036
回到政策上来看,对中小团队到底意味着什么?答案是采购成本的直线提升,变得“遥不可及”。
以核心产品Jira software为例:
由于云和DC均为订阅模式,对于一个100人规模的团队而言,以使用5年为例,过去一次性采购Server版仅需花费$13300,而一旦选择上云,逐年订阅将花费$35000,成本近3倍。
100人的团队,如果还想要继续使用产品,将只能选择500人的DC,并为此支$42000美元
云依然存在的数据安全和监管的问题,如果这个团队希望迁移到数据中心,摆在面前只有500人的规模可选,起步价$42000,并且还需要逐年续费,中小团队显然难以负担。
中国用户的应对策略
在国内,90%Jira用户选择的是server版,在Atlassian的新政之下,同样成为被遗忘的中小团队。
在Cloud和DC价格如此高昂的事实下,摆在中国用户面前的选择只有两个:A、继续使用server版直到2024年;B、迁移到其他工具
选择A:继续使用server版到2024年
应对策略是:在2021年2月2日前,趁早续订、更新、增购
Atlassian对于Server版的官方新政核心如下:
- 2021年2月2日后,server license停售
- 维护费用逐年增加:已经订购的客户,在2021年2月2日后,会按新优惠价格标准支付维护费用,且续费标准会逐年提升,直至官网标准
- 升级费用大幅提升(升级费用远高于购买,以100人团队为例,原本费用为$5500,新政升级费用为$8000,官方并不希望有Server产生增购,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访问其官网价格页:https://www.atlassian.com/zh/licensing/future-pricing/server-pricing/pricing-tables)
- 2022年2月2日,用户级别升降级终止
- 2024年2月2日,终止支持,不再更新维护
因此,在新政实施之前,趁早续订、更新、增购,储备好口粮可能是较好选择
当然,这里面会面临以下几个风险
- 使用成本仍然会逐年增加
- 不再更新维护后的产品风险
- Atlassian的上云方针指导下,明确表达“不保证后续是否继续提价”,不排除出台新政迫使转型的可能性
- 数据沉淀越多迁移成本越高,存在尾大不掉的可能性
选择B:迁移
应对策略是国产化
企业之所以选择Jira,很大程度是因为前些年国内研发管理工具在安全和管理需求上有不足。而现在Atlassian云化,国内用户会面临价格和安全性的双重阻碍,无疑是给国产研发管理工具提供了机会窗口。
因为近几年国内已经涌现了特别多优质企业管理产品,对比国外产品也不逞多让,就比如沟通协作类的飞书、钉钉等。
也已经有一些国产工具及时响应,推出了优惠策略,比如 Worktile 推出的研发管理工具 PingCode 已经面向25人以下团队免费开放,除此以外还有一些替代工具,大家有转型诉求的团队可以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