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是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中重要一极,其整体发展态势可以说是全球半导体发展的“缩影”。
12月29日,韩国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韩国芯片产量连续第4个月出现萎缩,11月同比下降达15%,这是2009年以来的最大降幅;芯片产量环比来看,也大幅下降11%。
产量暴跌的同时,韩国芯片库存却不降反升。据最新数据显示,韩国11月半导体库存同比增长了20%,较上月12.9%的增幅进一步增长,凸显出全球内存芯片供应过剩的现状。芯片制造商正在重新调整投资计划,以应对国内外对其产品需求的下降。
为了应对整体的下行发展态势,以及践行半导体行业长远战略目标,韩国国会通过《国家尖端战略产业法》修订案(又名“半导体特别法”),该法包括缩短半导体工厂建厂审批时间等内容。
韩国最近还通过了一项被视为“韩国芯片法”的修订法案,扩大了半导体行业投资的税收优惠。这一系列的措施均旨在帮助韩国在未来全球半导体产业发展中保持有利的竞争地位。
据悉,半导体产业出口占据韩国出口总额大约20%份额,也因此韩国对该产业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增加。韩国还曾在2021年11月就提出了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将动用一切力量助推“三大产业”的发展,争取在2025年前将半导体、未来汽车以及生物健康这三大产业的竞争力提升至世界名列前茅。然而,韩国半导体产业正面临全球经济通胀、生产成本上升、半导体产业被规模替代等诸多不利因素的挑战。
半导体行业不仅是全球高新科技和制造业的“核心技术底座”,而且还是科技产业的风向标。鉴于全球经济通胀以及衰退的影响,根植于消费电子、工业和各行各业的半导体行业在主要分析机构的预测中,2023年可能会下滑的增长趋势。根据IC Insights数据预测,2022年半导体市场增长3%,达到6360亿美元;然后2023年则会下降5%至6042亿美元。这一预测还是数据分析机构中比较乐观的预测分析。
受到宏观经济影响,各大分析机构一致的判断是,2023年半导体市场肯定会下滑。IC Insights目前预计2023年第二季度将呈现3%的适度增长。然而,即使IC销售从2Q23开始反弹,预计2023年IC市场总量仍将下降6%。Semiconductor Intelligence则预计下降14%。2022年8月份Future Horizons甚至预测2023年将下降22%。
受全球经济大环境的影响,韩国的经济增长正在遭受出口下降、国内利率上升的双重压力,特别是全球经济的疲软也加剧了人们对韩国黯淡未来的担忧。
韩国国家统计局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韩国11月整体工业产值较上年同期收缩3.7%,创下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以来的最大降幅。韩国财政部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全球芯片需求疲软增加了一系列风险,让韩国经济前景更加不确定。
一系列危机之下,韩国股市遭受重挫,今年最后一个交易日(12月29日)收盘,韩国股市综合股价指数下跌1.93%,全年跌幅扩大至24.9%,录得2008年以来最大年度跌幅。
其中,芯片巨头三星电子全年下跌26%。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加强对2023年全球经济衰退以及芯片价格下跌、不利汇率和进一步加息的准备,韩国最大的企业集团三星集团周一举行了一次罕见的所有附属公司首席执行官参加的会议。
从芯片类别来看,储存芯片对韩国半导体打击更大。目前来看,由于通胀和能源成本上升,导致全球居民生活成本上升,消费者需求疲软。因此消费信心下降直接传导到手机和PC上面,导致内存需求减少、内存库存膨胀以及DRAM和NAND闪存的平均售价(ASP)暴跌。韩国两大存储芯片厂商全面大跌,三星跌了28%,SK海力士跌了26%。2022年3季度,由于存储芯片大跌价,三星甚至把坐了好几年的“全球名列前茅”的宝座让出来。
从全球范围来看,韩国11月的半导体产量再次下滑,并创下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最大降幅。这也或许暗示着全球经济的衰退风险正在增加。
韩国不仅定下了“2025年前半导体世界名列前茅”的发展目标之外,还在2021年发布了一个“K半导体战略”,表示在未来十年将与三星电子等153家韩国企业联合投资510万亿韩元(约合2.9万亿元人民币),建设全球最大的半导体生产基地,从而引领全球半导体供应链。
为了配合这些目标的达成,韩国政府配套制定了诸多半导体扶持政策。2022年7月,韩国政府出台《半导体超级强国战略》,将大幅扩大对半导体研发和设备投资的税收优惠,引导企业截至2026年完成半导体投资340万亿韩元(约2600亿美元),并争取在未来10年培养15万名专业人才。此外,将重点支持下一代系统芯片研发,力争到2030年将全球系统芯片市场占有率从目前的3%提升至10%,将材料、零件、设备的自给率从30%上调至50%。
2022年8月,韩国《国家尖端战略产业法》正式实施。该法将半导体等产业技术指定为国家尖端战略技术并加强扶持。
12月21日,韩国企划财政部发表《新成长4.0战略》,为减轻高利息企业的投资负担,并增加平泽、龙仁等半导体产业园区的设备生产能力,将追加建设尖端半导体产业园区,并修改国家尖端战略产业法及相关法令。
12月29日,韩国国会通过了《国家尖端战略产业法》修订案。根据修订案,对半导体等特色产业园区建设、运营的迅速审批处理时间从30天缩短至15天。修订案还规定,自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要求予以迅速审批处理之日起的60天后,自动视作审批结束。另外,公营企业、准政府机构等公共机构也被纳入预备可行性调查豁免对象。
同时,修订案还将理工学科、产业需求针对型高中等列为专业人才培养项目联动机构,并为有关高校的招生名额调整制定依据。
12月30日,韩国总统尹锡悦指示企划财政部同有关部门协商,积极讨论进一步扩大对半导体等国家战略产业的税收支持。据悉,12月23日,韩国会举行全体会议并通过了《税收特例限制法》修订案,内容包括将大企业对半导体设备投资的税额抵扣率从现行的6%扩大到8%。税制支援虽由此略有增加,但仍不及国民力量半导体特别委提案的将税额抵扣率扩大到大企业20%、中坚企业25%。
据美国半导体协会和ICInsights调查显示,2021年全球半导体市场销售总额美国以54%排名名列前茅,韩国以22%位居第二。当前,韩国政府正开展一系列措施,加快产业立法,以保障韩国半导体企业未来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
对于全球经济而言,俄乌军事冲突是2022年最大的“黑天鹅事件”。这一场军事冲突的影响远不止政治、军事层面,随着西方主要国家全面制裁俄罗斯,引发了全球经济危机、能源危机、粮食危机,正从各个层面增加制造业成本,抑制全球消费需求,使全球经济正遭受攀升的成本和萎靡的需求的双重打击。而美国发起的“芯片联盟”、推出“芯片法案”也正吞噬全球半导体的创新活力,让全球各国和地区构筑起更多更高的技术限制“藩篱”。
实际上,无论对俄制裁,还是对华技术限制,韩国都是相关参与方,只不过对华限制立场上,其态度相对“模糊”。
目前,半导体产业是韩国最大的支柱产业,但在配套领域依赖于美、日、荷等海外国家或地区。根据韩国国际贸易协会(KITA)数据,韩国的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仅在20%左右,2021年,韩国半导体设备进口额的77%来自美国、日本和荷兰。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韩国的材料、零件、设备进口额高达1300.67亿美元。
同时,韩国在半导体贸易和制造方面又很依赖中国和美国,因此韩国加入“Chip4”态度谨慎。中国大陆是韩国最大的贸易伙伴,2021年韩国半导体出口约60%(约768亿美元)销售额来自中国大陆,且不少韩国半导体及周边企业也与中国建有合资公司。
目前,三星电子在西安设有NAND闪存生产基地,而同样作为韩国芯片头部企业的海力士也分别在无锡和大连设有DRAM和NAND闪存工厂。中国在2020年已经超越韩国成为全球存储半导体出口名列前茅的国家。因此,韩国长期采取在经济层面重视与中国的关系、在安全保障层面依赖美国的“经中安美”作为基本方针。
目前,美国试图将韩国拉入由美国主导的新的半导体供应链的框架,借此打击中国大陆的半导体发展并打破“经中安美”这一基本方针的“平衡性”。尽管韩国此前表示参加“Chip4”磋商会议的条件包括不提及对华进行出口限制基本准则,以及打折扣式地去执行美国的技术封堵政策,但仍然无法完全消除中国的顾虑,必然会加大本土规模化替代,特别是任何配合美国的行动和政策都将招致中国的反制,必然也会失去了一部分的原有半导体市场。
当然,在美国的“搅动”下,半导体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已经被打断,国家和地区之家的合作与信任成本正在增加,各自打造本土或区域化的半导体产业链已然成为大趋势。那么,韩国芯片工艺升级有限,材料和设备也非其核心优势,就导致未来在全球竞争中更容易受到政治地缘关系的影响。
目前来看,俄乌军事冲突短期内结束可能性不大,2023年仍将延续下去,而包括美国在内的主要经济体进入衰退的风险正在上升,多重因素可能进一步打击全球制造业需求。投资机构Tressis Gestion首席经济学家Daniel Lacalle警告,全球经济可能面临长达十年的缓慢增长期。那么,在中美科技竞争中,韩国任何“选边站”的动作,都会让“安美经中”路线走入了死胡同。
文章来自:https://www.eet-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