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更多产品

          客户为中心的产品管理工具

          专业的软件研发项目管理工具

          简单易用的团队知识库管理

          可量化的研发效能度量工具

          测试用例维护与计划执行

          以团队为中心的协作沟通

          研发工作流自动化工具

          账号认证与安全管理工具

          Why PingCode
          为什么选择 PingCode ?

          6000+企业信赖之选,为研发团队降本增效

        • 行业解决方案
          先进制造(即将上线)
        • 解决方案1
        • 解决方案2
  • Jira替代方案
目录

C语言有哪些复用数据结构的方法

C语言有这些复用数据结构的方法:1、结构体;2、指针;3、typedef;4、动态内存分配。结构体是指C语言中可以通过结构体来定义自定义的数据类型,结构体中可以包含多个不同类型的数据成员,可以表示复杂的数据结构。

一、C语言有哪些复用数据结构的方法

1、结构体

C 语言中可以通过结构体来定义自定义的数据类型,结构体中可以包含多个不同类型的数据成员,可以表示复杂的数据结构。通过结构体,可以将相关的数据放在一起,方便维护和复用。结构体还可以嵌套,通过嵌套结构体实现更复杂的数据结构。

2、指针

C 语言提供了指针来操作内存地址,可以通过指针来传递数据结构,让不同的函数之间共享同一个数据结构,实现了数据结构的复用。

3、typedef

typedef 是一种将已有数据类型定义为新的数据类型的语法,可以将复杂的数据类型定义为自定义的简单的数据类型,提高代码可读性和可维护性。typedef 可以用来定义任何数据类型,如数组、指针、结构体等。

4、动态内存分配

C 语言可以通过 malloc 函数在运行时动态分配内存,通过动态内存分配可以灵活地管理内存,避免浪费内存和过多的数据复制。通过动态内存分配,可以实现链表、树等动态的数据结构。

二、C语言简介

C语言是一门面向过程的计算机编程语言,与C++、C#、Java等面向对象编程语言有所不同。C语言的设计目标是提供一种能以简易的方式编译、处理低级存储器、仅产生少量的机器码以及不需要任何运行环境支持便能运行的编程语言。C语言描述问题比汇编语言迅速、工作量小、可读性好、易于调试、修改和移植,而代码质量与汇编语言相当。C语言一般只比汇编语言代码生成的目标程序效率低10%-20%。因此,C语言可以编写系统软件。

当前阶段,在编程领域中,C语言的运用非常之多,它兼顾了高级语言和汇编语言的优点,相较于其它编程语言具有较大优势。计算机系统设计以及应用程序编写是C语言应用的两大领域。同时,C语言的普适较强,在许多计算机操作系统中都能够得到适用,且效率显著。C语言拥有经过了漫长发展历史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在编程语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C语言诞生于美国的贝尔实验室,由丹尼斯·里奇(Dennis MacAlistair Ritchie)以肯尼斯·蓝·汤普森(Kenneth Lane Thompson)设计的B语言为基础发展而来,在它的主体设计完成后,汤普森和里奇用它完全重写了UNIX,且随着UNIX的发展,c语言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为了利于C语言的全面推广,许多专家学者和硬件厂商联合组成了C语言标准委员会,并在之后的1989年,诞生了名列前茅个完备的C标准,简称“C89”,也就是“ANSI C”,截至2020年,最新的C语言标准为2018年6月发布的“C18”。

C语言之所以命名为C,是因为C语言源自Ken Thompson发明的B语言,而B语言则源自BCPL语言。1967年,剑桥大学的Martin Richards对CPL语言进行了简化,于是产生了BCPL(Basic Combined Programming Language)语言。

20世纪60年代,美国AT&T公司贝尔实验室(AT&T Bell Laboratories)的研究员肯·汤普森(Kenneth Lane Thompson)闲来无事,手痒难耐,想玩一个他自己编的,模拟在太阳系航行的电子游戏——Space Travel。他背着老板,找到了台空闲的小型计算机——PDP-7。但这台电脑没有操作系统,而游戏必须使用操作系统的一些功能,于是他着手为PDP-7开发操作系统。后来,这个操作系统被命名为——UNICS(Uniplexed Information and Computing Service)。

1969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Ken Thompson,以BCPL语言为基础,设计出很简单且很接近硬件的B语言(取BCPL的首字母),并且用B语言写了初版UNIX操作系统(叫UNICS)。1971年,同样酷爱Space Travel的丹尼斯·里奇为了能早点儿玩上游戏,加入了汤普森的开发项目,合作开发UNIX。他的主要工作是改造B语言,使其更成熟。1972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丹尼斯·里奇在B语言的基础上最终设计出了一种新的语言,他取了BCPL的第二个字母作为这种语言的名字,这就是C语言。

1973年初,C语言的主体完成。汤普森和里奇迫不及待地开始用它完全重写了UNIX。此时,编程的乐趣使他们已经完全忘记了那个“Space Travel”,一门心思地投入到了UNIX和C语言的开发中。随着UNIX的发展,C语言自身也在不断地完善。直到2020年,各种版本的UNIX内核和周边工具仍然使用C语言作为最主要的开发语言,其中还有不少继承汤普逊和里奇之手的代码。在开发中,他们还考虑把UNIX移植到其他类型的计算机上使用。C语言强大的移植性(Portability)在此显现。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都不具有移植性,为x86开发的程序,不可能在Alpha、SPARC和ARM等机器上运行。而C语言程序则可以使用在任意架构的处理器上,只要那种架构的处理器具有对应的C语言编译器和库,然后将C源代码编译、连接成目标二进制文件之后即可在哪种架构的处理器运行。

1977年,丹尼斯·里奇发表了不依赖于具体机器系统的C语言编译文本《可移植的C语言编译程序》。C语言继续发展,在1982年,很多有识之士和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为了使C语言健康地发展下去,决定成立C标准委员会,建立C语言的标准。委员会由硬件厂商、编译器及其他软件工具生产商、软件设计师、顾问、学术界人士、C语言作者和应用程序员组成。1989年,ANSI发布了名列前茅个完整的C语言标准——ANSI X3.159-1989,简称“C89”,不过人们也习惯称其为“ANSI C”。C89在1990年被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ISO)一字不改地采纳,ISO官方给予的名称为:ISO/IEC 9899,所以ISO/IEC9899:1990也通常被简称为“C90”。1999年,在做了一些必要的修正和完善后,ISO发布了新的C语言标准,命名为ISO/IEC 9899:1999,简称“C99”。在2011年12月8日,ISO又正式发布了新的标准,称为ISO/IEC9899:2011,简称为“C11”。

三、C语言的主要特点

  1. 简洁的语言
  2. 具有结构化的控制语句
  3. 丰富的数据类型
  4. 丰富的运算符
  5. 可对物理地址进行直接操作
  6. 代码具有较好的可移植性
  7. 可生成高质量、目标代码执行效率高的程序

延伸阅读1:C语言数据类型关键字

  • short:修饰int,短整型数据,可省略被修饰的int。
  • long:修饰int,长整型数据,可省略被修饰的int。
  • long long:修饰int,超长整型数据,可省略被修饰的int。
  • signed:修饰整型数据,有符号数据类型。
  • unsigned:修饰整型数据,无符号数据类型。
  • restrict:用于限定和约束指针,并表明指针是访问一个数据对象的初始且少数的方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