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更多产品

          客户为中心的产品管理工具

          专业的软件研发项目管理工具

          简单易用的团队知识库管理

          可量化的研发效能度量工具

          测试用例维护与计划执行

          以团队为中心的协作沟通

          研发工作流自动化工具

          账号认证与安全管理工具

          Why PingCode
          为什么选择 PingCode ?

          6000+企业信赖之选,为研发团队降本增效

        • 行业解决方案
          先进制造(即将上线)
        • 解决方案1
        • 解决方案2
  • Jira替代方案
目录

来看国际嵌入式展TI展台,和新发布的Wi-Fi 6配套IC

最近TI(德州仪器)的无线连接系列产品中,出现了两颗分类为“MCU or MPU attach”的新品CC3300和CC3301,支持最新的Wi-Fi 6。TI还特别在前不久的上海国际嵌入式展上展出了这个系列的芯片。

媒体会上,德州仪器(TI)中国区技术支持总监师英将这两颗芯片称作companion IC(配套IC),主要是通过SDIO/SPI或UART接上这个系列的芯片,“用单根天线就可以让已有的传输系统通过Wi-Fi或BLE接入到物联网中去”。

借着这个系列的芯片发布,我们也顺便观揽这次TI在嵌入式展上展示的产品和技术。

 

这次新发布的两颗SimpleLink系列Wi-Fi 6连接芯片,并不像此前的大部分CC系列无线连接芯片那样,是一颗相对完整的MCU。师英说:“我们发现目前的电子系统中,基本上都有已经非常强大的处理器或者MCU。”“我们要帮助客户考虑如何将现有系统快速接入到无线网络中去。所以CC3300和CC3301就做成了companion IC。”

如文首所述,通过SDIO/SPI或UART,就能让现有系统通过通过Wi-Fi或BLE接入到物联网中去。“可以轻松连接TI和其他公司的MCU和处理器。”比如说和CC2652R7或者AM243x连接,对不同的无线协议做出支持,实现更高的灵活性。

其框图如上图所示,内核涵盖了MAC/modem,RF射频等组成部分。

“这是个集成度非常高的产品,外围电路非常简单。在5×5 QFD的封装里,整个电路单元或模组单元可以做得非常小。”师英说,“我们是在全球范围内超过230个热点环境下进行压力测试;产品可以满足工业需求,也就是-40℃-105℃温度范围内运行。”另外当然还涵盖了不少Wi-Fi 6的特性,诸如WPA3加密与固件身份认证等安全特性。

具体到两颗芯片,CC3300为Wi-Fi 6单模支持,CC3301同时支持Wi-Fi 6和BLE 5.3。上面这张图列出了CC3301的关键参数。包括安全特性,2.4GHz频段支持,最大吞吐等。

这其中Wi-Fi 6是尤为值得一提的。TI援引了Wi-Fi联盟首席执行官Kevin Robinson的话:“随着Wi-Fi 6和Wi-Fi 6E的加速采用,预计2023年Wi-Fi 6设备的全球出货量将达25亿台。”TI也在前不久的技术文章里谈到,“从简单的家用血压监测仪到公司的设备网络和整个公用事业电网,Wi-Fi在当今许多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从智能家居设备,到电动汽车充电站,乃至智能楼宇等,Wi-Fi 6都能“节约时间和能源”。

Wi-Fi 6即IEEE 802.11ax标准,虽然在大部分人的认知中主要是相比前代显著更高的吞吐,但Wi-Fi 6也包含速率最低几十Mbps的特性,实际针对成本敏感型IoT有一些特别的优化,包括节能协议、范围增强、频谱扩展等。

TI在资料中特别提到CC33xx系列对于Wi-Fi 6支持的上述特性。其中OFDMA作为频域空间多路并发,本身是Wi-Fi 6和Wi-Fi 5一个很大的区别:用户通过不同时间分段区分,每一个时间片段,一个用户都可以完整占据所有的子载波。相比于Wi-Fi 5的OFDM,能够实现更细的信道资源分配、提供更好的QoS,并且达成更高的并发。

而Target Wake Time目标唤醒时间,是个能够降低功耗和缓解访问争用问题的特性。这是个对IoT设备,尤其低业务量的设备很有价值的节能机制。在建立TWT协议后,不需要接收信标帧,而是在某个周期被唤醒。802.11ax应该还对TWT进行了一些改进。

MU-MIMO不必多说,这是很多人都相对熟悉的特性了。和Wi-Fi 5相比,Wi-Fi 6在这项特性上同时实现了上下行双向的MU-MIMO(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可与前述OFDMA配合。而BSS Coloring(基本服务集着色)是一种同频传输识别机制,对来自不同BSS的数据进行着色,接收端可以在早期就识别同频传输干扰信号并停止接收,对于密集网络而言也就提高了工作效率。

还有一些来自Wi-Fi 6的特性,这里不再一一列举。某些特性可能在不同的产品实施上会存在差异。但从总体来看,Wi-Fi 6都提升了效率、降低了上代技术可能存在的干扰与冲突,进一步加强了安全性。

师英也说:“这些技术会极大提升Wi-Fi带宽使用率,也是工业物联网需要的非常有用的技术。”与此同时,在Wi-Fi 6标准之外,他也强调TI在无线互联产品领域的设计经验,包括“对于数据编码格式以及射频电路本身做了很多设计优化”,还有“-40℃到105℃范围内提供可靠稳健的无线连接”,“与各地不同厂家的设备之间的互通互联测试”,以及“大约230接入点”的严苛压力环境下测试等,都是TI为产品带来的价值。

CC33xx系列产品预计今年Q4量产,CC3300和CC3301是首批产品。师英透露说,今年晚些时间TI还准备推出更多“性能更优异、功能更复杂的产品”,“下一步可以引脚兼容地将设计从2.4G升级到5G,或许未来还有三频设计”。

 

实际上,师英特别提到了无线连接技术领域面临的设计挑战,包括设计节点增多,连接稳定性、可靠性和相互干扰问题;物联网场景,尤其工业物联网本身可能面临恶劣环境;技术和标准还在迭代,“处理未来的标准合规性,以及跨平台之间的灵活性也是一大挑战”…

这是TI期望通过产品去解决或缓解的问题。与此同时高密度环境中的Wi-Fi设计,本身还面临射频性能、可靠性,还有成本、安全、认证,与其他技术共存,和如何降低复杂性、缩短产品上市时间等问题。

TI的SimpleLink Wi-Fi系列,尤其这次发布的CC33xx产品,在TI看来就着力于解决这些问题。实际上前文提到Wi-Fi 6标准本身的一些进步就已经在着力解决部分问题了;TI则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更进一步的方案实施。

展会现场,TI也基于CC33xx展示了对应的demo,比如说电动汽车充电站demo。这个demo主体上是基于AM62x + CC3301构成的系统,这里AM62x是处理器主芯片,核心为Cortex-A53。

加上CC3301之后,外加CC1352——达成对于更多主流无线通信协议的支持,让充电桩接入到电网系统,用户可以实时监测用电情况,电网则可监测、调整负载供应。现场工程师速度我们,这套系统“可完全符合全球任何地区的 EV Charging项目标准”。

“不光是充电桩,在很多更复杂的应用场景里,可以实现光、储、充、放一体的解决方案。”师英说,“用户可以实时了解能耗,电网则实时更新大数据使用,动态根据负载、需要来调整供应能力。”

还有像是联网医疗的应用,不需要使用到AM62x这样的处理器,而基于“普通的MCU就可以简单地通过CC3301,将设备接入到物联网中去”。这些都是CC33xx的典型应用。

师英表示,上述应用的技术路线里,“越来越多的应用需要接入到Wi-Fi网络”,这些应用“需要很方便地接入到已经存在的公共网络里面,需要用到Wi-Fi”,而“CC3300和CC3301就是非常可靠、易于设计、经济实用的解决方案”。

 

△ 使用单个MCU(AM2634)的牵引逆变器,“4个400MHz主频的R5F内核,这个方案里面,我们用两个R5F内核去做AUTOSAR相关功能,集成了MCAL,这两个内核是锁步的;另外1个R5F内核做安全诊断相关操作,最后1个R5F内核控制牵引逆变器运动。”

展会现场的工程师还跟我们解释了整个系统,包括控制系统采样电流信号,位置信号通过旋转变压器采样,MCU进行信号解码、FOC运算等;整个系统是SiC设计(UCC5870-Q1驱动)…

△TI的MPU处理器,包含AM62A、AM68A、AM69A的展示,这三者的算力依次递增;右下图是AM62A的CMS电子后视镜demo。

AM62A可用于对象、人脸识别等应用,“工业应用里,可以做到车道级别的识别,可在仓储AGV、AMR;

更高算力的AM68A,“基本市面上能见到的自动驾驶汽车,10辆有9辆都有它,是L2-L2.5级别的自动驾驶,可用于前视、环视,“可以带5个摄像头、5个雷达”;

AM69A算力达到了32TOPS,目标L3-L3.5级别自动驾驶,“可以带16个摄像头,可以精确到车道的厘米级,高速上可以做到完全的自动驾驶”;

△ 应用于工业的双屏解决方案(DPI+LVDS),基于AM62系列,“我们和飞凌一起做的”;“两个显示子系统可以同时使用,做不同的显示方案”;“里面也带GPU,可以跑Linux、Android”;

△ 创龙、智华飞创基于AM62x的SoM板;

△ CC2340 BLE无线产品演示,这个demo展示的是智能家居应用的蓝牙遥控器,“比如我手里拿个蓝牙遥控器,去语音控制电视”;

△ 工业应用常见的机械臂展示,自然是TI的主场之一

△ Cortex-M0+ 系列通用型MCU产品展示,这两款对应MSPM0G,MSPM0L;前者有更高的计算性能,后者主打低功耗——以下demo都是围绕这两个产品的演示

△ 基于TI的M0+ 通用MCU第三方的设计方案,包括压缩机驱动板(“通过高度集成化的模拟外设,将PCB板面积缩小约1/3)、医疗参考设计方案——包括血压脉搏计、指夹式血氧仪…

△ 耳机充电盒应用,能体现小封装、低功耗特性;PIR运动传感器参考方案,“提供和开发板相兼容的接口,可以直接插上使用,给予开发者快速上手的途径”;

△ 针对汽车后视镜应用的感应控制,通过了AEC-Q100 Grade 1认证;电源监测和计量参考设计方案——TI的高精度ADC和MCU组成的设计方案,“TI也为开发者提供软件算法库,完成电能质量分析仪、谐波分析等额外功能”…

△ FOC电机控制的参考设计,“使用数字加速器和两个4MSPS ADC降低环路延迟”;可配置电池解决方案,针对电池的电量检测参考设计;

△ 烟感参考设计方案,“无迷宫的设计,大大简化了系统所需的体积;TI也提供算法库来优化,兼容有迷宫、无迷宫的方案,给客户更灵活的选择去评估性能”

文章来自:https://www.eet-china.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