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与 Jira 对比,让您更全面了解 PingCode

  • 首页
  • 需求与产品管理
  • 项目管理
  • 测试与缺陷管理
  • 知识管理
  • 效能度量
        • 更多产品

          客户为中心的产品管理工具

          专业的软件研发项目管理工具

          简单易用的团队知识库管理

          可量化的研发效能度量工具

          测试用例维护与计划执行

          以团队为中心的协作沟通

          研发工作流自动化工具

          账号认证与安全管理工具

          Why PingCode
          为什么选择 PingCode ?

          6000+企业信赖之选,为研发团队降本增效

        • 行业解决方案
          先进制造(即将上线)
        • 解决方案1
        • 解决方案2
  • Jira替代方案

25人以下免费

目录

2023《中国企业敏捷实践白皮书》调研启动

自2021年首次发布起,《中国企业敏捷实践白皮书》编委会一直关注敏捷实践在中国企业的演化。

我们相信通过记录优秀的敏捷实践能够为国内敏捷的推广和发展带来帮助。同时也是亲历敏捷发展历程、预见未来发展方向的最好见证。

今年无疑是不平凡的一年,我们这代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层出不穷,且未见缓和迹象。宏观形势迫使企业更多地思考生存,也强烈地激发了企业应对变化的迫切愿望,这种愿望,在今年集中被具象成了一个关键词:“研发效能

在介绍2023年《中国企业敏捷实践白皮书》调研之前,请先允许我们从敏捷的视角,浅谈一下“研发效能”。

一、过分强调执行力是战略上的懒惰

提升研发效能虽在理论上受到广泛认同,但实践中常常出现偏差。一些企业过分强调执行力,认为这是提升研发效能的关键途径。这种观点其实是一种战略上的懒惰,只是为了让自己心安,而忽视了研发效能提升需要多维度的考虑和平衡。这里常见的误区有三个方面:

1.没有重视产品研发活动的创造性本质

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有两种主要的策略: 低定价和产品差异化。而产品研发过程的创造性劳动是一家科技型企业获取这两个优势的核心方法。

例如特斯拉去年其Model 3车型经历了一次降价,从而成功扩大了市场份额。这次降价的核心在于特斯拉依靠研发创新,有效降低了制造成本。一般汽车的线束长度可达3公里,而Model 3将其减少至1.5公里,最新的Model Y更是通过创新的架构将其降至100米。

这些成就均源自团队的创造性劳动。而在产品差异化方面,更为明显地依赖于产品创新和团队的创造性。提升研发效能时,容易忽略创造性而过分强调执行力,期望以更低的成本完成相同功能的工作。这种导向可能会阻碍企业获取长期竞争优势。

2.度量指标容易采纳苦劳指标

众多企业在采纳度量目标时,常常倾向于选取“人均代码行数”、“行均缺陷数”、“资源利用率”等劳动强度指标。

这种度量方式本质上是在比较团队成员的工作负担,容易导致团队内部的竞争与压力过大,进而影响工作氛围的积极性。将每日工作转变为一种沉重负担,长期处于这种负面环境中,高效的团队成员反而可能受到惩罚。最终,度量的结果与其初衷背道而驰。

3.度量指标缺乏客观数据

一些度量指标存在明显的虚幻性,缺乏客观数据支撑。例如“客户满意度”和“需求吞吐量”,“客户满意度”主要基于客户问卷结果形成,其数值极为主观,现实操作中有很大的操纵空间,这类指标可能导致团队行为走样,而不会带来实质性的改进。“需求吞吐量”则指单位时间内交付的需求数量,这同样存在操纵空间,通过缩小每个需求的规模便能人为提高吞吐量,结果是团队在未进行度量时或许更专注于实质工作,一旦引入度量就可能转向玩弄数字游戏。

我们已经探讨了众多关于研发效能的常见误区,但这并不意味着研发效能的提升没有希望。

二、企业想“赢”创造性才是根本

《中国企业敏捷实践白皮书》就是抽样中国企业优秀敏捷实践,在创造力上为企业赋能。

过去每年的敏捷白皮书都会总结出年度主流企业敏捷实操的问题、最佳实践和效果,以便大家深入学习。2022年的白皮书深度访谈70家知名企业,覆盖一线互联网公司、金融巨头、国际化 SaaS 公司、软硬件结合龙头企业等,为大家分享了主流企业如何通过敏捷的方式提升研发效能的一些最佳实践。比如:

  • 某互联网大厂是如何持续打造让用户满意的产品
  • 某财险公司如何解决内部跨部门协作效率低、外部响应市场变化慢的双重难题
  • 某大型互联网公司如何解决由于部门墙阻碍引发的产品质量问题
  • 某一线合资制造企业如何解决模具返工频繁、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
  • 某知名运营商安全技术研究所如何快速应对信息安全威胁的瞬息万变
  • 某企业服务科技公司如何解决团队间需求进展及资源投入不同步的问题
  • 某研究院如何解决产品需求与测试用例间的双向追溯问题
  • 某跨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如何满足软件定义汽车背景下的快速交付及个性化要求
  • 某互联网大厂如何解决测试时长难收敛、产品质量难控制的问题
  • 某大型通讯公司如何解决产品交付时间长、外部故障率高且内部缺少敏捷教练的问题

那么针对上文提到常见效能问题,有哪些不错的实践?比如:

1.研发效能的对象应该从“人”变为“Code”

企业管理层需认识到,“优质的Code会直接带来高研发效能”。当前,许多企业的后台API存在参数不一致、参数命名不规范等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每个新员工将需要投入巨大的学习和适应成本,导致极大的内耗。因此,度量的焦点应转向Code质量,毕竟Code是产出物,并且其质量是可以客观评价的。通过对“50行内函数占比”、“变量命名错误率”、“Code复杂度”等指标的度量,我们能有效发现并改进Code质量问题。

2.探究研发效能的度量结果后的根本原因

度量结果主要用于揭示某一现象,而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却是多样的。因此,应当对根本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据此采取相应措施,而非直接要求改变度量结果。以“50行函数占比”较低为例,我们需细致探究其背后的真实原因:是否是业务复杂度较高所致?程序员的代码复用能力是否不足?或是工期过于紧张导致的?只有针对具体情况制定并实施有效策略,我们才能逐步达到预期的效果。

3.针对性采取敏捷实践

当“50行函数占比”度量的结果不尽如人意时,我们建议在持续集成环节引入“代码静态扫描”的敏捷实践。程序员提交代码后,通过自动启动的代码静态扫描工具,在发现代码行数超过50行的函数时,发出邮件提醒“请优化:哪个模块的哪个函数的代码行数超过50行。”这样问题不会隔夜,也不会积累,成员优化的成本比较低。

通过这些可以提升代码的可读性和复用性。像这类的优秀敏捷实践,还有非常多等待我们去挖掘分享。我们相信通过分享优秀的敏捷实践能够为国内企业的效能提升带来帮助

《2023年中国企业敏捷实践白皮书》调研已经全面启动,我们希望借此机会,梳理出《中国企业敏捷实践白皮书》2023年度优秀敏捷实践和敏捷成熟度模型,帮助更多的中国企业合理运用敏捷实践,取得市场竞争力。

欢迎自荐或帮我们推荐,每位认真参与问卷调研(点击可填写)的朋友都将免费获得最新完整版调研报告,请您准确填写联系方式,以便接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