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一直在尝试使用更高端的电磁频谱并发挥其带宽潜力,而首当其冲的自然就是利用太赫兹频段开展大规模应用,比如用于尚处萌芽中的6G标准。业界一般认为,该频段的范围为0.1~10THz(3000~30μm),介于毫米级射频和红外频率之间。
自由空间(无任何多径传播的空间)中,1THz信号的波长为300μm,周期为1ps。需要注意的是,太赫兹频段还有其他几个名称,如亚毫米、远红外线和近毫米波(这么多的叫法有时候的确会让人感到有些困惑)。
为太赫兹频段开发元器件极具挑战性,因为这类器件将工作在一个特殊的频段中,该频段位于通常的射频能量域(“电子”)的最高端之上方,到极为不同的光能域(“光子”)之下方,具体如图1所示。虽然所有频谱在理论上都受麦克斯韦方程的约束,但现实应用和面临的实际问题使得这段频谱与其它频谱有很大不同。
图1:电磁波谱是连续的。不过,介于 “射频”和光学之间的这一频段,即业界通常所说的太赫兹频段,却具有一些独特的特征和挑战性。资料来源: 捷克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电介质部
太赫兹频段已经在一些特殊应用中得到了一定的使用,比如可以看到表面下方或穿过墙壁的扫描仪,甚至是一些医疗应用。但由于校准和其他问题,这些系统都很复杂,成本也很高,而且还难以使用。因此,从许多方面看,太赫兹频段都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和挑剔的频段。不过,凡事皆有两面。
开发所需的太赫兹元器件,有两种主要解决方案。一种方案是继续缩小现有的高吉赫兹有源和无源元器件,但对这一方案在物理学、材料学、以及现实生产中,都遭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另一种方案是增大固态片上光学元器件的工作波长,从上方进入该频段。
前一种方案的成功可能性非常有限,而后一种方案则稍好一些。但不管是哪种方案,都非常艰难,进展甚微;而且如何解决所需的测试问题,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现在,第三种方案正在获得越来越多研究者的青睐,并获得了一些成功。这种方案就是采用已经在一些光学元器件中使用的超材料器件(metadevice)。这种超器件利用的是微观级别的射频场,因此具有优异的电子特性。其中大部分的物理制造,利用的都是高端半导体技术,但基板使用的是铌酸锂等材料。
这些深亚波长尺寸的超器件,在集合式电磁相互作用的静电控制基础上工作,可以作为控制传统器件(比如二极管和晶体管)中电流的一种替代产品。这些超材料可以提供自然界中没有的功能,例如以意想不到的方式使光线弯曲的能力。光学超材料通常采用具有重复图案的结构,其尺寸小于受它们影响的光波长。
瑞士联邦理工学院(ETH Zurich)向业界展示了所取得的进展,以及他们的解决方案(见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文章《用于太赫兹应用的电子超器件》)。他们的策略成就了一类新的电子器件,这些器件具有远远超过10THz的截止频率,创纪录的高电导值,极高的击穿电压和皮秒级的开关速度,而这些都是相关器件和电路的关键要素。
所开发的结构尺寸,比他们之前开发的用于控制的波浪集合式电磁相互作用结构还要小。他们在一个由氮化镓和氮化铟制成的半导体上,成功蚀刻出了亚波长间距的接触超结构图案。通过控制器件内部的电场,这些超结构可以产生自然界中无法实现的卓越特性(见图2)。
图2:与先进的物理学概念不同,超结构提供了一种在深亚波长级别上,对集合式电磁相互作用结构进行静电控制的方法。资料来源:Research Gate
接下来是如何对该器件进行测试。他们通过测试给出了0.75-1.1THz频段内的复合散射参数(见图3)。
图3:利用一个看似简单、但实际却极其复杂的测试方案,来评估0.75-1.1THz频段的性能。资料来源:Research Gate
除了器件表征外,他们还将连续波(CW)太赫兹信号注入了图4所示调制器的右侧端口。反射波是太赫兹载波上的数据信号,用相干接收器进行接收。由于接收到的是具有四个不同载波频率的调制信号,因此通道之间的串扰几乎为零。
图4:该团队还搭建了一个调制器,可以处理四个间距极小的载波、并具有最低的串扰。资料来源:Research Gate
另外,图4所示结果也表明,在大规模通信网络中,超器件调制器也具有超密集分配通道的潜力。
(参考原文:metadevices-may-fill-the-terahertz-component-gap)
本文为《电子工程专辑》2023年9月刊杂志文章,版权所有,禁止转载。点击申请免费杂志订阅
文章来自:https://www.eet-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