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敏捷产品进行规划与管理的过程是:1. 规划各层级计划,明确产品开发的方向;2. 定义愿景;3. 确定产品概要列表和路线图;4. 制定版本计划;5. 制定迭代计划;6. 每日计划;7. 持续调整规划,保证产品的价值。
一、对敏捷产品进行规划与管理的过程
1.规划各层级计划,明确产品开发的方向
在敏捷方法中,早期的计划是必要的,但有可能是不太完美的。不确定性导致了重复计划的必要性。为了体现适应性计划的特点,分别为:敏捷愿景、产品计划、版本计划、迭代计划、每日站会计划。计划的层次体现了渐进明细的特点,渐进明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付与原始设计对象一致的产品。五层计划体现了在敏捷项目中一些细节不断涌现,需要根据反馈重新排序优先级,从而调整整个项目。这一点体现了敏捷宣言中的最后一条“响应变化胜过遵循计划”。
2.定义愿景
规划洋葱图的顶端是愿景层。产品愿景要清楚描述从哪些方面为用户或者客户之类的利益干系人提供价值。这一层是定义产品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和产品的目标人群。考虑这些问题有助于了解产品为用户带来的真正价值,和如何让产品与其他试图解决相同问题的产品区别开来。
3.确定产品概要列表和路线图
开始时必须产生一些最基本的需求来填充产品列表,在确立列表之后,建立一个产品路线图。路线图要有时间轴、版本号和对应的特性功能信息。路线图可以表示产品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何以增量方式构建和交付,以及驱动每一个版本的重要因素。
4.制定版本计划
根据产品路线图的时间路标从产品列表中选取适当的特性进入对应的版本计划中。版本规划是主要针对增量交付取得范围、日期和资源之间的平衡。每个企业和公司都需要有一个合适的节奏,有规律的向客户交付产品特性。迭代结束的可交付增量是潜在可发布的,是否发布要依据组织的发布节奏。通常的发布节奏有三种。
在完成每个冲刺后发布:让发布和迭代的节奏保持一致。
在完成多个冲刺后发布:将多个迭代的结果合并为一个版本进行发布。
在完成每个特性后发布:不考虑迭代是否结束,做完一个特性就发布一个,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持续发布。很多企业和公司完成一个特性后就马上向部分或者所有客户发布特性,非常频繁,有时可能甚至一天发布很多次。
5.制定迭代计划
迭代计划聚焦于实现本迭代所应开发的用户故事的详细任务以及任务的下发。一个迭代是一个较短的研发周期,通常持续2-4周。团队从产品列表中选择排序较高的用户故事纳入当前迭代中进行开发。制定迭代计划是为团队选择本迭代要完成的需求或任务。
6.每日计划
在每日站会中,团队成员聚在一起,每个人依次讲述自己在上次每日例会后做了什么,今天准备做什么,是否遇到了任何阻碍。团队通过每日站会的形式评估自己的状态,以一种非常直观的形式告诉大家当天计划做什么,这也可以让团队尽早识别风险。虽然早晨的这项仪式开始于对前一天的成果的讨论,但成功的团队会意识到每日站会是讨论计划的会议,而不是讨论状态的。因此,每日站会应该专注于制定一个每日进度的计划。
7.持续调整规划,保证产品的价值
在敏捷的整个层级规划中,是一个持续规划的过程,团队会不断根据过程中的所学所获来逐步完善计划;这种方法使团队在短期内就能明确责任,同时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责任是如何推动长期目标的实现的。规划洋葱图的每一个层次都不止执行一次,而是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多次执行。不过,每层执行的频率取决于该层的位置。一般而言,最常规划的是较低的级别,随着向更高级别的迈进,你将逐步减慢你计划的步伐。比如说,你要经常、乃至每天做日常规划,但你可能只需要每隔几个月甚至一年才重新审视你的产品愿景。
延伸阅读:
二、最小可售功能(MMF)
最小可售功能(MMF)是一个最小和可市场化的软件特征或者产品特佂,可以快速开发并为用户提供重要的价值。互联网时代的竞争中,名列前茅个占领市场就可以抢占先机,即便这个功能可能还不完备,仅具备部分可用的功能。最小可售功能代表功能包足够完整到可以为用户或者市场提供价值,同时也足够小。在软件项目中,增量交付的方式让客户可以更早地获取可用功能,从而早期受益。增量交付在帮助团队获得早期投资回报的同时,也获得了早期的反馈,给后续功能开发提供了参考。
以上就是关于如何对敏捷产品进行规划与管理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